新闻中心

男演员炮轰电视收费:电视行业该醒了

原标题:男演员炮轰电视收费  :电视行业该醒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王新喜

男演员炮轰电视收费:电视行业该醒了

近日,男演国内男演员李嘉明发视频炮轰电视收费乱象,员炮业该李嘉明称自己已三年没有打开电视了 。轰电花大几千买的视收视行电视看不了,打开全要收费 。费电 我觉得特别恶心 !男演李嘉明直言,员炮业该以前打开电视就是轰电电视 ,现在打开电视全是视收视行收费的,什么包月VIP,费电我买一个电视花大几千,男演完了我还看不了,员炮业该每一个项目得单独收费。轰电老百姓挣钱容易吗?

男演员炮轰  ,视收视行人民日报批评 ,费电电视收费陷入舆论风口浪尖

这番吐槽与炮轰 ,引发大量网友共鸣与回应,事实上 ,在李嘉明炮轰之前,已经有大量网友与市民在短视频平台与社交平台吐槽当今电视视频行业的收费乱象。

比如去年9月开学季 ,湖北天门一位妈妈打开电视一看 ,不管看有线电视的哪个频道都需要VIP ,觉得非常不合理,又没有办法 。最终在捯饬半天后 ,还是拿手机给孩子播放了《开学第一课》 ,彼时就引发了大量家长与网友的吐槽  。

因为这种电视收费乱象引发的电视观看体验差已经成为广大网友的共同感受,大量用户称目前家里电视都成了摆设,各种平台都要会员 ,连看某些卫视的直播都要收费 ,没会员一个都看不了。尤其是现在视频平台为了收益,把很多内容搞成独播 ,想要好好看电视 ,就要开几大会员,一年下来上千元的会员费。

而由于李嘉明的男演员身份 ,这番吐槽引发了更大层面的社会反响与网友呼应。电视收费模式陷入舆论风口浪尖。

日前,人民日报也在批评电视收费乱象:一充再充 、吃相难看、消耗信任,电视行业如今更是套娃式充会员 。

对于套娃式充会员,笔者也感触颇深,有时候想好好看会电视,一通操作后,发现很多电视节目都是引导你进入不同的APP,不同APP的会员你得分别充;需要开通不同的VIP ,要购买电视内置的会员 ,接下里是视频网站电影会员和电视剧会员 ,小孩看的儿童动画片,也是各种会员……

这类似俄罗斯套娃 ,不断有更多的会员在等你 ,正在沦为一种智商税的东西,观众也在用减少看电视的频次来回应 ,毕竟,现在替代品太多了 。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近期也发文表示,电视厂商创新营收模式本无可厚非 ,竞争快速成长的消费细分市场也符合商业逻辑。但产品更新  ,应当充分考虑消费者使用习惯、社会承受能力 。巧立名目从用户身上薅羊毛,无异于竭泽而渔。

电视卖不动  ,套娃式会员、广告 、操作使用体验反智,行业的摆烂危机

事实上,在今天,电视开机率越来越低,电视作为摆设成不少家庭的现状。

而智能电视的销量也在持续萎靡,今年双十一期间 ,据奥维云网数据,对比过去六年 ,今年已是价格最低的一年,但零售量与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了6.9%与9.7%。数据显示 ,截止到今年10月,液晶面板价格已经连跌15个月,几乎所有主力规格产品都跌破总成本价  。

而日前根据奥维云网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彩电线上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12.4%;均价为2310元,同比下降 10.4%;

如果从拼多多搜索电视关键词,可以发现200~600元的电视已经随处可见。32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已经低到了294元。而尺寸稍大一些的32寸液晶电视也不过338元 。

这种现状一方面与消费者的习惯早已变了有关 ,手机、平板、PC都对用户时间形成了分流 ,用户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但核心原因依然在于电视行业本身的短视造成的 。

由于液晶电视的硬件价格战已经白热化,硬件很难挣到钱了,因此 ,厂商要通过内容收费赚回来 。一方面是各种广告,一方面是各种套娃式内容收费 。典型的是电商厂商将电视分成了各个区 ,比如:动画片区 、电视剧区、电影区 、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 、优酷视频区等!如果你想要所有视频都能看   ,一年甚至要花好几千元 ,这也是互联网电视敢用成本价售卖的原因。

有网友吐槽:我家电视买3个月,会员花200  ,我弟开通优酷会员季度 ,我妹开通腾讯会员 ,我开通爱奇艺会员 ,我妈开通广场舞频道会员,总之没有会员根本看不了。

而各大视频网站你如果开通了月度  、季度或年度会员,但充值以后 ,还不能用在电视上,和手机上相同的APP ,需要另行付费 ,而且费用比在手机上开通还要贵将近一倍 。

而广告模式就是开关机广告以及视频内容插播等广告 。数据显示,如今89%的智能电视都有开关机广告 ,这无疑是一大驱赶用户的利器 。

过去某胡姓业内人士曾高度称赞小米电视的广告商业模式 :小米电视刚开始的开机广告只有15秒左右,后来涨到了30秒,再后来是60秒 ,现在至少是90秒钟。他表示 ,不要小看这些广告时长的变化 ,它意味着小米广告费的收入在翻倍增加。

从当前来看,凭借各种商业广告以及会员项目 ,电视厂商将付费模式与广告营收榨到了极致 ,我们进入电视首页开始 ,各种频道入口 、购物商场乃至桌面皮肤都可能变成商家的广告位。但各种会员付费之后 ,用户依然不能挡住各种开关机广告、视频插播广告等 。有网友表示 ,与其说是智能电视,不如说是花钱在家里放了块广告屏 。

这其实就是一种摆烂式的短视战略,正在将电视行业推到非常危险的境地 ,也在让不少消费者正在远离电视。

在各种会员收费与广告之外,智能电视的体验也在直线下降。中国家电网发了份《2022国内市场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 ,揭开众多老年人当下不会用智能电视的真相:

设备多(机顶盒 、电视机 、遥控器) ,不知道互相怎么切换 、操作复杂,不知道怎么找想看的内容、遥控器太多,不知道该怎么用、遇到问题找不到人帮是最多被用户吐槽的使用痛点,许多老年人怕被坑钱已不敢随意动电视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的反人类操作还体现在遥控器上,遥控器一个控制电视,一个控制机顶盒 ,看一个电视节目往往需要在俩遥控器之间来回切换 ,但有些遥控器带着厂商自创的按键符号和布局,从体验层面来看,复杂操作、难以找到目标节目,甚至还有可能点到付费内容,不断加大老年人使用的难度。

电视厂商该醒了

电视厂商的短视在于,由于硬件不再赚钱  ,用户开机率降低,所以需要在仅有的存量用户身上榨取更多的价值 ,但如果电视开机率不断下滑 ,越来越多选择手机、平板、PC 、投影仪等替代品 ,你从谁身上赚取会员费与广告费?

很多消费者都在怀念小时候的电视剧,电视节目不及现在丰富 ,但是精品多 ,关键是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直达节目。

我们发现,今天的抖音等短视频产品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长,但从产品模式来看,抖音的产品设计就类似一台过去传统的电视——用户打开APP,就可以直接看内容,最大化减少干扰,让用户最快进入沉浸式状态 ,用户可以不断刷屏看新内容,等同于传统电视手持遥控器不断换台 ,不断看新的节目 。

过去传统电视这种打开即可观看节目的模式留住了大量的观众,但现在的电视厂商内容收费模式学的是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 ,陷入了一种过度追求短期赚快钱而完全不顾用户体验的短视营收思维之中,本质是一种退步。

尤其是当前电视开关机广告与插播广告  ,以及内容免费与付费的说明不清晰  ,在推荐排序上 ,为了让消费者付费,在显著位置推荐的都是需要付费的点播内容,导致用户体验越来越差  ,并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与知情权。

按照周兆成律师的说法,如果用户在开通权益的时候,平台方没有通过明显的方式,告诉用户限制性条款 ,就会导致用户产生误解 。而这种误解产生的结果 ,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应该由用户方承担 ,因为平台方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此外 ,一些限制性条款包括开机强制性广告、捆绑式销售业务等等 ,都已经侵犯了消费者选择权 。

对于电视厂商而言,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什么呢 ?我们知道,以前买电视也要花有线电视费 ,但是现在电视直连互联网模式带来的是,节目多,收费的方式种类愈加繁琐  ,多端不打通收费,「平台-电视-APP」三者互不打通 ,导致阶梯收费与多重收费。

有业内人士建议,针对收费模式,最好有一个统一的集成平台收费,分流单项付费给各个公司,并且能够多端口资源直接比价,给出选择。这是一种解决方案 ,毕竟,在视频网站会员之外 ,电视系统也有会员 ,这其实需要终端硬件厂商、系统厂商与视频内容平台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实现手机会员与电视会员的打通  ,但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机制无法协调 ,可能并不现实。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厂商需要让利,至少在局部上要放弃从广告到VIP的盈利模式 ,照顾内容体验,不能过于贪婪。可以设定VIP区,但应该遵循二八定律,优先推荐免费内容 ,减少用户操作与直接进入节目观看的前期干扰 ,要确保80%以上的主流节目与影视剧是完全免费,不受VIP与广告限制 。

从视频平台与电视厂商 ,正视消费者的反馈和呼声,放弃部分弱化体验的会员与广告营利,可能才会走的更远 ,套娃式薅羊毛的结果,就是丧失用户信任并不断失去用户 。

事实上 ,电视机已经不是一个刚需产品 ,本身在争夺用户时间上已经处于劣势了,开机率已在不断降低。一个非刚需的产品当前核心的关注点是如何提升用户的使用频率与开机率 ,而非为了赚钱不顾吃相  ,从当前业内的各种吐槽以及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来看 ,电视行业的整治可能不远了。

重拾电视产品体验的友好度 ,依靠内容体验取胜,把消费者权益与体验前置,才是电视行业自救的关键。从当前的严峻形势来看 ,电视厂商该醒了 ,留给厂商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

上一篇:抖音悄悄打造“全家桶” 下一篇:06/07/08年老款锐志汽车改装专用全车隔音密封条车门防尘胶条配件

Copyright © 2023 思茅市振兴餐饮管理制造厂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